初一上学期生物期末模拟检测题二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如果把某株盆栽植物的部分叶片正面和背面都用凡士林涂抹,那么这株植物受影响的生理活动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 )
A.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B.山上植物多要修水库
C.治山要治水 D.根的特性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下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在该实验中,你认为应该改正之处是( )
花盆
|
阳光
|
温度
|
水分
|
A
|
向阳处
|
20℃
|
充足
|
B
|
暗室里
|
30℃
|
充足
|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暗室里
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处
C.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D.两个花盆应放在同一温度环境中
4.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的两种生理活动 ( )
A.开花和传粉 B. 传粉和受精 C.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D.开花和受精
5.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一类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B.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由子房壁发育成果实
C.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补充营养使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D.被子植物根的生长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6.在炎热的夏天,植物的叶片不会因为气温太高而受到伤害,是因为以下哪一项生理活动的作用( )
A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渗透作用 D 蒸腾作用
7.二氧化碳气体允许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但阻止热量逃逸会太空,从而起到保持地球表面热量的作用,但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会促使地球温度持续上升,人们对此做了研究,如下表。请分析下表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在哪个季节及其浓度高的原因是(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二氧化碳浓度(ppm)
|
385
|
378
|
365
|
358
|
355
|
340
|
330
|
335
|
345
|
350
|
360
|
372
|
A.春季,原因是春季经常下雨。
B.冬季,原因是冬天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大大下降导致的。
C.夏季,原因是植物呼吸旺盛放出二氧化碳多。
D.秋季,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强。
8.木本植物茎能逐年加粗,主要是( )的作用。
A.筛管 B.形成层 C.木质部D.韧皮部
9.子房的结构包括( )
A 花柱和柱头 B 子房 C 子房壁和胚珠 D 花药和花丝
10.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 ,增加降水
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二、非选择题(含填空、识图、资料分析和实验探究)
11.种子结构(5分)
右图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据图分析回答: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
是都有[ ] 和 _组成;
(2)菜豆和玉米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 ]___ ___和[ ]___
(3)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
12.下图为几种植物的形态示意图,请分析回答(4分)
(1)据所学知识,说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中有哪些共同点_ ___。(至少答两点)
(2) 乙可以称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因为_
(3) 小明家里种一盆肾蕨,形态优美,他说“这盆花是他从市场上买回的种子,种在花盆里长出来的,而且不怕太阳,不怕旱”你对他的说法有异议,请分析_ ____
(4) 上面三种植物在生殖上的共同点是 ____
13.探究与思考(每空1分,共计6分)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操作步骤
①取盆栽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②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移到阳光下照射;③几小时后,取下叶片,去掉遮光纸片,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至叶片变黄白色;④用清水漂洗叶片,把叶片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⑤清水冲洗碘液,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
(1)将盆栽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的目的 ,
(2)在第二步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
(3)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4)通过实验观察,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兰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 。
(5)实验中,叶片未用黑纸片遮盖的遇到碘液变成了兰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遇到碘液没有变成兰色,说明 。
(6) 近年来市场上卖的瓜果上印有“福”字,我想大家一定会更喜欢。请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方案使生长的苹果或南瓜表面出现一个“福”字
14. 小李曾经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作过以下研究(5分)
实验一:将某绿色植物放在黑暗装置中,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对氧气的吸收量,如图1所示.a、b分别表示10℃和20℃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二: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黄豆种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实验。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一可知,温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气越 ,
(2)由实验一结果可推知:在实验二中,当广口瓶内黄豆种子温度适当
时.就会促进玻璃罩内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
(3)联系本实验,
a.试分析吐鲁番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b.水果、蔬菜为什么冬天贮存的时间长,而夏天贮存的时间短?
c.存放蔬菜的地窖里已经安上了电灯,农民在进入地窖时,为什么手里还要拿着点燃的蜡烛?
15.某同学把调查某一棚栽西瓜的过程为研究性课题,认真考察了西瓜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下面是他的部分调查内容及感想和疑问,请分析回答:(5分)
(1)瓜农育苗一般都采用小弓棚覆盖塑料薄膜的措施,目的是
,以提高出苗率。
(2)在栽种瓜苗时,瓜农适当加大了行距和株距,使瓜苗疏密合理。这样做的意义是 。
(3) )在西瓜开花期间,瓜农老王把一些雄花的花蕊取下来去触碰雌花的花蕊;瓜农老李则在瓜田里放养了大量蜜蜂。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花的 ,提高结果率。其中瓜农老王的做法实际上是在进行 。
(4为防治病害的发生,瓜农往往在西瓜开花、结实期间频繁地喷洒农药。试分析评价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
16.看右图回答(5分)
(1)右图为 图
(2) 物质②为
物质③为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对植物而言,二氧化碳浓度越大,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可对人类而言,二氧化碳量过大,会破坏生物圈中 平衡,将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4)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 ,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所以我国大力提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
17.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6分)
(1) 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___ 。
(2) 上表皮的颜色与下表皮的颜色哪部分浅? 原因
(3) [ ]___ 内含有输导有机物的
(4) 温带地区的冬季寒冷,大部分树木的叶片要脱落,落叶的原因是
18.下表表示某种植物在一天中各个时段的失水量。请分析(4分)
时间
|
上午
|
上午
|
上午
|
下午
|
下午
|
下午
|
7~8时
|
9~10时
|
11~12时
|
1~2时
|
3~4时
|
5~6时
|
失水量(克)
|
190
|
209
|
221
|
233
|
227
|
213
|
(1)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影响植物失水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2) 上午11到12时则太阳光线最强的时候,可植物的失水量反而比下午的两个时段要少,你认为原因是
(3)植物由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体内是经过哪种结构到达叶片中叶肉细胞的?
你认为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 。
同学们,做完了,真棒!如果再检查一遍就更棒了!
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分)
1.D 2.D 3.D 4.B 5.B 6.D 7.A 8.B 9.C 10.B
二、非选择题(含填空、识图、资料分析和实验探究)(40分)
11.(5分)
(1) [6]种皮 和 胚
(2) [4]子叶 [5]胚乳
(3) [3]胚根
12.(4分)
(1)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叶绿体(至少答两点)
(2)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SO2等有毒气体很易侵入
(3) 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靠孢子产生后代,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4) 孢子生殖,
13.(6分)
(1)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2)遮光部分
(3) 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4) 淀粉
(5)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淀粉
(6) 将不透光而又不怕水浸的材料剪成“福”字,贴在正在生长的果实表面
14.(5分)
(1)快(答“多”不给分)
(2)升高(提高)
(3)a.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分解少(合理均可)
b.冬天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被分解得少,从而延长保鲜时间。
C.存放在地窖里的蔬菜也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地窖里的氧气。农民拿着点燃的蜡烛下地窖,可以帮助判断地窖中是否有足够的氧气,避免窒息死亡。
15.(5分)
(1)保证种子萌发需要的温度和水分
(2) 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3) 传粉和受精 人工辅助授粉
(4) 一是污染环境,二是农药残留物会间接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16.(5分)
⑴光合作用示意图
⑵,氧气,有机物,
⑶ 碳—氧平衡
⑷ 16.55%
17.(6分)
(1)[4]气孔
(2)下表皮 接近下表皮的部分含叶绿体少。
(3) [1]叶脉 筛管
(4)光合作用减弱
18.(4分)
(1)温度
(2) 由于光照强烈,气孔关闭
(3)导管 蒸腾作用